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商议政

秀洲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经济提质增效

日期:2017-09-30 00:00 作者:李国华 浏览次数:

 

 

 

9月29日下午,秀洲区召开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会。本次协商会主题“经济提质增效”共分5个子课题,分别是“做好秀洲招大育强工作”、“推进嘉兴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做强秀洲特色小镇”、“推进秀洲喷水织机整治提升促进秀洲信息经济发展”。

为开好这次“面对面”协商会,区政协从今年年初开始足足筹备了大半年。2月中旬,协商会主题选定为“经济提质增效”。2月底,初步确定了5个子课题,并在政协系统内征询意见。3月中旬,区政协主席滕根林与区委主要领导以及有关部门对接,吸纳修改意见,调整子课题内容。4月上旬,区政协在政协系统内征集子课题承担人,采取委员自愿报名和党派报名的方式,每个子课题都分别确定了2到3名参与委员,由5名区政协领导牵头联系课题组。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后,从4月下旬开始到7月下旬,承担5个子课题的委员们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实地调研。他们由区领导带队,分别赴上海市静安区、奉贤区,江苏省无锡市,杭州市西湖区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听取当地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掣肘,作为撰写课题的参考。

当天下午,在3个多小时的“面对面”协商会期间,5名区政协委员分别作为“发言人”,以精练的语言概括自己所在课题组的书面发言资料,在会上作口头发言,既肯定秀洲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也指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瓶颈,更提出中肯的“提质增效”意见建议。区政协副主席胡建新、孙薇作了自由发言,围绕主题进一步建言献策。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经济信息商务局负责人分别针对相关子课题提出的问题及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作交流发言,通报了现阶段的工作情况和下阶段的工作规划。

吴炳芳认真聆听了委员发言,认为这次协商会选题十分精准,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是区委、区政府正在深入研究、重点谋划、全力推进的重大课题。委员们会前通过基层一线考察、部门座谈交流等,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了特色小镇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业态培育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和存在不足等第一手资料,调研成果有深度、力度、厚度。委员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以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提出了经济提质增效相关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区委区政府会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加以采纳。

围绕“面对面”协商会议主题并结合与会人员的发言,吴炳芳就“全力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再升级,实现秀洲发展新跨越”提出了新要求。他强调,要凝心聚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秀洲发展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要善谋善成,进一步强化实现秀洲发展新跨越的责任和担当;要苦干实干,进一步夯实实现秀洲发展新跨越的举措和成效。同时,也希望各位政协委员一如既往地对区委区政府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积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为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区政协主席滕根林作会议小结并在讲话中表示,这次的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是区政协继去年区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之后,举行的又一次高规格、高层次的专题协商会议,主要目的是为委员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包括区级部门的相关领导,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的协商平台,促进各方意见建议能更直接地进入党政主要领导的决策视野,以便更好地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课题一:关于做好秀洲招大育强工作的建议

发言委员:田修

招商选资(引智)是增加投资、扩大开放、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是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助推器,也是做大增量、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秀洲区坚持招商选资(引智)“一号工程”不动摇,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尤其在2017年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强化招商与招才融合推进,通过开展“招大育强”竞赛,推进产业能级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外部形势不断转变,招商工作必须要面对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结合秀洲本身做好招大育强工作、如何推进秀洲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目前,秀洲区的招商选资(引智)工作存在着招大企业的资源和基础薄弱,并缺乏顶层制度设计;专业型孵化器缺乏,培育强企的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科技金融体系薄弱,科技企业融资难未有效解决;产学研合作不理想,人才引进及使用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和完善政策。

针对招大育强工作存在的短板,课题组建议转变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自身招大育强能力,打造一批育强专业载体,建设立体科技金融体系,完善人才引进及使用政策。

 

课题二:关于推进嘉兴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建议

发言委员:朱启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也是嘉兴市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秀洲作为大运河入浙首站,对打造以运河为文化内涵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2016年12月,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推进江南湿地新城、麟湖新城建设,着力提升旅游和健康产业发展能级,全力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2017年2月,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了未来五年“推动北部生态湿地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以油车港、王江泾、新塍为主体的北部湿地古镇文化休闲旅游带”。

王江泾镇于2016年年底启动了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筹备工作,编制完成了《嘉兴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申报书》,今年6月22日通过了省旅游局组织专家对度假区的资源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评估。

课题组在前期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创建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好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成为竞争优势,行政资源、旅游资源和基础资源整合不足。

课题组认为,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涉及多个乡镇部门,建议进一步加强协调工作体制;以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创建为契机,加强北部三镇旅游产业的集约发展;完善宣传营销推介机制,吸引眼球拉动消费。

 

课题三:关于做强秀洲特色小镇的建议

发言委员:蔡琴梅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新常态下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是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秀洲区积极行动,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课题组以文献研究、专题座谈、实地调研、学习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重点就全区省、市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情况,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并先后赴无锡、杭州、衢州、宁波、湖州等省内各地的特色小镇开展学习考察。

从调研情况来看,秀洲区的特色小镇创建体现在产业自信和发展自信两方面,但还存在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共性的问题有产业开发事业导入不够,小镇建设尚处于有效投资阶段,小镇企业尚处于产业发展阶段等。光伏小镇的个性问题有光伏产品的应用规模偏小,全产业链的培育还不够,光伏特色有弱化倾向等。

针对如何做强秀洲特色小镇的问题,课题组建议进一步科学谋划,完善小镇规划+策划;立足秀洲,完善产业业态+旅游;精准招商,完善全产业链的培育+延伸;加快建设,完善小镇配套+功能。

 

课题四:关于推进秀洲喷水织机整治提升的建议

发言委员:杨征帆

从2017年1月起,秀洲全力开展秀洲区喷水织机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推进散户淘汰。建设中水回用处理设施和管网,确保2019年各镇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内所有喷水织机企业(户)均实施中水回用、规范取水,实现污水“零”排放,最终实现合法经营、安全生产、依法纳税、绿色发展。

目前存在的困难主要有,北部三镇淘汰散户喷水织机的进度不一,部分低学历、低技能的散户创业和再就业难,纺织产业整体提升难度较大。

课题组建议,在实施倒逼淘汰机制的同时,要做好就业创业帮扶,特别是要加强对腾退后织机户转产转业的引导。散户喷水织机腾退加快了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步伐,随着违建厂房的拆除,各地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各镇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线,做好整体规划,积极引导腾退后织机户发展特色民宿等项目,在解决就业帮扶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

此外,课题组还建议增加上下游企业密切协作和交流,扩大整体产业链,培植纺织相关及辅助产业,扶持壮大本地纺织企业。

 

课题五:关于促进秀洲信息经济发展的建议

发言委员:冯小宁

为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秀洲信息经济的发展的问题,课题组分别赴江苏无锡、杭州云栖小镇、萧山信息港、南湖区科技城等地进行了学习,并召开了座谈会。

从发展现状来看,秀洲区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壮大,规模效益稳步提升;创新步伐加快,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氛围浓厚,融合应用成效显著;电商蓬勃发展,渠道创新加快推进。

最新的浙江省信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秀洲区信息经济综合评价得分在全省90个评价县(市、区)排名第11位。虽然排名靠前,但从“基础设施、核心产业、个人应用、企业应用”四个评价模块来分析,秀洲区信息经济的短板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信息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低,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资金、土地、人才要素制约明显等。

课题组认为,浙江省是信息经济强省,嘉兴市把信息经济作为首位经济,秀洲区要紧紧抓住信息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把握机遇,一手抓信息产业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建议加快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健全信息经济产业体系;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健全信息经济推广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健全信息经济支撑体系。

 

信息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