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提案选摘】关于推进秀洲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建议

日期:2024-03-22 09:12 浏览次数: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促进我区更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科技强区、先进制造业强区的关键所在。

一、秀洲区科创与产业融合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丰富创新载体,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动能。一是创新发展体系加快建设。推进“一城两区三谷多院”体系建设,秀湖、天鹅湖两大科创湖区加速蝶变,共建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了聚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孵化转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二是企业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在最新公布的2021年度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中我区创新指数位次在90个县(市、区)中排名13位,较2020年度进步2个位次。三是科创产业融合效应初显。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平台,支持产业创新综合体牵头发榜产业共性技术难题,争取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二、秀洲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源动力仍不足。我区具有全职领军人才的创新载体不多,省级重点实验室仅一家。高影响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总量偏少,产业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人才引育力度还不够,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二)产业链整体附加值不高。我区规上工业企业中传统产业占比高,存在工业产品整体附加值不高,产业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传统优势产业的产品创新链环节相对较少,本土企业创新的自主性意愿不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存在资源不能共享、开放性不足的问题。

(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强。对于风险较高、不确定性较大的早期科技成果缺乏承接意愿。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供给之间的衔接机制还不完善,区域对成果转化的承载支撑作用不够。

(四)科创产业生态系统不健全。一是产业平台生态系统不完善,以平台提升推进产业高端前沿项目延链、增链、强链能力不足。二是重点产业生态圈不完善,围绕新产业发展要求,缺乏一批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等高端小微产业园。三是促进两链融合服务机制不完善,特别是科创产业深度互融的共生发展圈还不完善。

三、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搭建高效联通的双链资源汇聚对接平台。一是打通双链供需信息的“肠梗阻”。搭建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深度挖掘和匹配,为“双链融合”提供基础支持。二是完善系统内部资源匹配机制。形成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无缝对接的数字化系统,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三是建立动态监测关键技术机制。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升级发展,定期对产业链的技术路线图谱、产业发展态势进行长期动态跟踪,健全数字化强链补链机制。

(二)优化科技创新型企业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一是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重点产业集聚。引育重大项目时,对具备产业链和研发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二是完善双链融合的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政府产业基金设立,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科创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产品。三是发挥产业创新载体作用。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载体,支持一批科技服务示范机构,畅通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链条。

(三)推动“链主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一是深化“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的创新机制。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或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二是营造良好的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各企业协同开放创新,加快构建行业龙头企业当盟主,带动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融通创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部署。三是建立科技创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快建立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四)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应用。一是以重大创新平台引领产业发展。以嘉兴环南湖科技创新带建设为契机争取更多科创资源,承接上海溢出资源,加快打造天鹅湖科创湖区。做实“深根计划”,推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秀洲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和悉尼海纳孵化器谋划建设工作。二是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引导和支持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强、应用前景广的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就地转化应用,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化”闭环。三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从产品应用性角度分析重点产业链,打通知识技术研发到实际生产应用、产生利润的整个创新链条,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信息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