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区政协油车港镇委员履职小组举办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活动。本次活动以“授人以‘渔’、促进农民增技增收”为主题,组织参与人员深入蓝城现代渔业科技园考察学习,并在麟湖双创中心展开专题协商,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凝聚共识、汇集智慧。区政协副主席许立、区政协社法委,油车港镇履职小组全体政协委员、镇相关分管领导、村社书记及农创客代表共同参加。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来到蓝城现代渔业科技园,实地观摩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聚焦 "一鱼一虾"(加州鲈鱼、罗氏沼虾)的特色产业园,该园区集种苗繁育、标准化养殖、农旅融合及全产业链延伸于一体,大家在交流中深入了解循环水养殖模式和智慧渔业管理系统,直观感受科技赋能渔业转型的实践成果。
据养殖主管康鹏飞介绍,工厂化大桶养殖会使鱼的口感更为鲜美,产量也更高,让水产养殖不再“靠天吃饭”,这既能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也为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 "蓝城样本"。
在麟湖双创中心召开的协商会上,油车港镇副镇长杨丽华首先介绍了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概况。近年来,油车港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在粮油、渔业、果蔬等产业形成特色,但也面临着新型职业农民短缺、产业链条短等现实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政协委员、农创客代表和相关负责人踊跃建言献策,重点关注两大方面:一是如何有效打通产学研合作壁垒,将蓝城现代渔业科技园等平台的先进养殖技术、科学管理模式转化为广大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见效”的实用技能;二是如何依托现代农业项目发展,通过产业链条上下延伸,精准创造更多本地高质量岗位,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靠得住”的乡村就业创业人才队伍。 许立指出,此次协商活动紧扣 "增技" 与"增收" 两大核心,既看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潜力,也找准了制约发展的痛点。他强调,委员履职小组要持续发挥 "民生议事堂" 平台作用,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对乡村发展的切实助力:一是加快完善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为现代农业设备落地提供硬件支撑;二是培育壮大人才队伍,建立长效技术推广培训机制;三是深化"美丽经济"建设,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增值的资本。 油车港镇将以此次协商为契机,加快让科技的“渔”转化为农民手中增收致富的“渔”。这场聚焦"授人以渔"的协商实践,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